2022《教育方法学》读后感(2022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教育方法学》读后感(2022年),供大家参考。

2022《教育方法学》读后感(2022年)

 

 《教育方法学》读书报告

 最近拿起了佐藤学的《教育方法学》这一本书翻看,乍一看,这应该是一本给予我们方法引领的专业著作,但当我真正走进,却不然!

 翻开书,我看到的第一句话是:教育方法学是一门从理论上探究教育实践的方法及技术原理的学问。“学然后知不足”。也许因为语言习惯的差别,又或是因为学问基底不足,总之,读这本书,我是很困难的。很多词汇不能理解,导致一整段内容都不知所云,于是再倒回去,就像做完形填空题一样,瞻前顾后,联系语境去琢磨,但很多时候,这样琢磨依然不得其解,我又换另外一种方法:朗读。经过尝试,这种办法果然可取。实在读不明白的地方我就一遍一遍地读,调整断句,改变重音,用这种笨办法还有一定的收获。就这样,读读停停,读完了这本书。然而我真是健忘的,合上书,理论性的东西,似乎并没有记住多少,倒是思考多了些。

 什么是教育?从事教育 19 年,却从未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行,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教”就是言传身教,有上才有行,才有参考,这代表的是一种生命文化的传承,所以我理解的“教”是传承,是一个动词,是可以有变化的,教师就是去实现传承的老师;“育”帮助孩子让他们向善,这更体现出育的目的性,但我觉得“教育”这个动词的内涵,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前人的论述在现在未必恰当,在将来也未必适用。“你在学校接受了这么多年教育,连个大学都没考上!”听到这种论断,感觉教育被矮化,甚至被曲解,难道教育的终极归宿就只是高考?那之后呢?还有“你还是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呢,怎么这副德行?”这种反问较之上一种说法,他对教育的理解相对比较全面了。教育不仅教,还包括育,教知识,育品德。但是也不全对,有知识,就一定有文化(品德)吗?也不尽然。所以,教和育还存在先后、平衡的问题。

 但在现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飞速传递、全球一体化的新时代,教育又有了新的定义。它应该是培养具有创造性和适应国际社会生存能力的人才的实践活动。它要求教育者要有国际视野,要具备创新能力;要求受教育者要获得创新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全球社会生活的品格。从这种意义上说,目前教育的未来功用应该大于传承意义。因为未来具有不确定性,所以教育所承载的使命和面临的困境是空前的大。

 思考到这儿,我顿感肩头沉重,突然有种不能承受之重的感觉!选择了教师,从事了教育,再怎么畏也还得继续走下去,因为当年的初心!不论世人怎么看待,自己内心的敬才最重要!不乱于世俗,不困于混沌,开拓了心胸,踩稳了脚步,前进,才是唯一的方向!

 

推荐访问:2022《教育方法学》读后感 读后感 法学 教育